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市井小巷涌现出一批批身着西装、手提公文包文件袋的人,他们走街串巷,登门拜访,让保险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是第一代中国保险代理人。那时的代理人不仅是销售,还是中国消费者保险意识的培育者,刚开始百姓都不理解,也没有任何资源,只能进行主动陌生拜访,所以成功率还不到1%。
如今保险业已走过几十年历程,而一部分人对代理人的认知,似乎还停留在最初上门推销的时候。不走近,就不会了解。当我们真正尝试走近和了解这个庞大群体,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一样了。

保险何尝不是一项公益
叶云燕,21岁入保险业,至今已22年,期间创造佳绩无数,更开创了保险行业愉悦营销法则和客户服务体系的先河,影响了后来的众多从业者。
熟悉她的人知道,叶云燕是中国平安首位年收入达千万元的保险代理人,但更多的人不知道,她以个人财力捐建了8所希望小学;她给贫困地区的1000多个孩子每人上了一份学平险,保障高达一亿元;她把书稿的近百万版税全都
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她还认养多名孤儿,并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加入慈善行列。
笔者采访叶云燕时她正在云南某县探望学生,“从业多年,我深深觉得,保险才是最大的慈善。”叶云燕说。在她看来,对保险销售而言,人与人的关系尤为重要。与其说客户最终是对保险产品认可,不如说是对代理人专业程度的认可,这就要求代理人需要具备更高素养。
“刚入行时,更多的是把保险业当做一份收入不菲又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但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让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思想有了改变,或者说是升华吧。”
叶云燕说的,正是她遇到的第一次保险理赔事件:一个正当盛年的男士在游泳时意外身亡,留下了当全职太太的妻子和年仅六岁的幼儿,这一对母子除了要承受巨大的精神悲痛,还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当她把一笔十几万元的理赔款郑重地交到这个不幸的家庭时,她感觉使命感远远超过金钱所带来的快乐。惠人达己,这才是保险代理人职业的意义。
如果你有光,就去照亮更远更大的地方。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分地域
大城市安定不下肉身,小城市安放不下灵魂。这一代年轻人,似乎都面临沿海大城市还是内陆小城镇的选择。
同样为80后、出生于呼伦贝尔的马海超,却不这样认为,他相信,在这片生他长他的地方,也可以发光发热。
毕业后的马海超,曾进入快速消费品行业做销售,2017年2月,马海超加入了平安,跨行成为了一名保险新人。“对于当保险代理人,最开始内心是拒绝的”,马海超坦言。
而促成转变的起因也很偶然。有一次,在与朋友的交谈中谈到了孩子的保险问题,马海超觉得有必要给宝贝女儿上一份保险,就开始认认真真了解关于保险方面的东西。一番了解下来,马海超对这个行业彻底有了不同的认识。“保险能切切实实的为投保人提供保障,这个行业有社会意义,又很有发展前景”。
年轻的团队也是吸引马海超的一个原因,在平安180多万员工中,平均年龄29岁,一半以上为90后,“年轻人嘛,有干劲有活力”。
成为代理人后,马海超学会以一种更积极、阳光的状态来面对每一位客户以及和自己接触过的每一位伙伴,还特别成立了正能量小分队,互帮互带,在团队中传递正能量。不在大城市,一样能有大作为,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干,敢突破。
而关于自我突破的故事,海外留学高学历的林滨也有着特别深的体会。
高学历,不是代理人的绝缘体
在加入代理人阵营之前,林滨半年前刚结束美国MBA课程。在美国工作了一年多后,回到深圳加入了代理人行业。
“我在美国读的专业课程里有关于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学了三个很重要的词语,叫差异化精神、自主精神和创业精神。”林滨说。考虑到选择常规咨询类工作无法很好体现自己的差异化,反观平安代理人机制中自由的工作时间可以让自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创建自己的一个客户王国,用自己的经营意识和经营哲学创造团队,因此林滨选择了保险代理人的职业,“选择这个行业能更好满足我这三点需求。”
林滨现在的团队有23个人,其中7位海归,研究生占比20%多,本科占比80%左右。
林子琪同样是代理人人才结构往高学历方向发展的代表。
“毕业于国内知名本科,如果不想当家庭主妇,找一份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工作并不难,干嘛非得去卖保险。”林子琪周围的很多人,都表现出了不理解。存于人心中的陈旧观念,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堵掉了人生的很多可能。
但她对自己和这份工作的理解,却非常清晰:保险行业是个特别有潜力的行业,但也需要代理人有足够专业的能力帮客户做出规划。而自己一直是个爱思考、重规划、懂得及时做出调整的人。
“拥有高学历,做代理人不是更有优势?”
招募综合素质高的代理人,也成了部分保险公司重要的人才战略,比如平安,2014年,平安就推出了“优才计划”,招募有经营意识和管理潜能的优秀人才,并专项培养。
高学历,不是代理人的绝缘体,不给自己设限,才能越无限,越多面。
保险进入新时代,对代理人提出新要求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A股上市险企营销员合计超过400万人。其中平安代理人规模接近142万(截至2018年底),数量和素质都处领先地位。
与国外保险代理人相比,因中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与迭代,以及中国保险市场的多样化,国内保险代理人需要具备更强的市场敏锐性、更快的适应能力,更高的综合素质。
从热心公益的叶云燕、到80后跨界优才课长马海超、再到海归毕业的高知精英林滨和高材大学生林子琪,以平安代理人为代表的新时代保险代理人,正呈现出新变化,展现出中国保险代理人的新面貌:他们专业、年轻且多面,具备更高综合素质,他们用专业为千家万户带去合适的保险产品的同时,也用各自身上的闪光点,为这个社会传递更多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