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扬子江作家周近日在南京启幕,论坛以“文学:稳定与变化”为主题,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法国作家多米尼克·西戈、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中国当代作家张大春、阿来、毕飞宇等在紫金山纵论文学的稳定与变化。

图为论坛现场(张俊哲 摄)
论坛主题灵感来自阿多尼斯的著作《稳定与变化》,他认为:传统思想中的稳定妨碍了前进,需要发现、审视文化中被边缘化的变化因素,对于这些因素需要重估其价值,需要自省、反思的勇气。阿多尼斯赞赏文学对于传统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冲击和改变。
张大春谈到中国文学的稳定与变化时表示,如果所有作者只是跟随文体内部的规则,那么文体就不会被丰富起来,就不会有李白、苏轼,甚至不会有从赋到诗、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整个的发展。
多米尼克·西戈善于用现代小说技巧将采访得来的真实素材扭曲变形,以达到一种全新的审美效果。他认为,语言是作家的立脚之处。
阿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源,认为“礼”“道”“法”在中国古代变动不居的社会中,构成了不变的恒常。到了新文化运动,使用了漫长时间的文言被摒弃,传统文学依凭的传统价值也被批判。他进一步审视当代文学发展面貌,从短暂的自我封闭到具有反思精神的解构性文化倾向成为一时之风尚,再到当下解构风潮已近尾声,而消费主义文学借助互联网等新型媒介出现,构成了文学所面临的新的处境。
毕飞宇同样强调了稳定的价值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他认为,表面上看,一个作家的书写是漫无边际的,而事实上,一个作家终其一生只写了一个内容:他对生活的态度。
西蒙将稳定与变化的主题扩展至整个人类世界的稳定与变化。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导致自然法与道德法的冲突,如果要稳定和变化兼得,必须在两种法之间进行调和。

此次作家周的举办适逢南京刚刚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作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着力打造的品牌文学活动,活动期间,受邀作家将在南京、无锡、扬州、苏州等地的学校、图书馆、书店举行主题论坛、新书分享、对谈交流、诗歌朗诵等20余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