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我贫困你来帮,你有难我支援,腊肉火腿送给华科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字学林 杨中美 付天美2020-02-14 15:43浏览量50.7万
致富不忘扶贫情,老百姓最知恩也最感恩!

“希望武汉的亲人收到我们心意,感受到我们的牵挂,坚强起来战胜困难!”2月13日一大早,临沧市临翔区章驮乡采花坝十三组的村民手提腊肉,向小组长家走去。

在小组长白国强家的院子里,火腿、腊肉、香肠等各种土特产已经满满当当摆成一片,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路口还不时有群众急匆匆赶来,你一个火腿、我两块腊肉不断往上堆,有的村民在帮忙整理、包装、上车……这些,都是村里老百姓自发送来支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物资。

“华中科技大学是党中央为我们派来的扶贫使者,我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如今亲人有难,我们怎能袖手旁观!”采花坝村 84岁的老党员李光和嘴唇微微颤抖,他带来了家里最大的一块腊肉。

热情的村民纷纷提着物资上门,让白国强一时不知所措,急忙打电话向村里汇报。

点击查看原图
华中科技大学是赴滇协作结对帮扶临翔区的省部级单位之一,2013年以来,在教育、医疗、科技、产业等方面对临翔区倾力帮扶,选派优质师资支教、设立“优质生源基地”、协调基金捐建学生宿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在临沧成立“心血管外科临沧基地”成功进行手术100余例,并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帮助实施普洱茶加工、金线莲种植、蔬菜种植、秸秆综合利用等多个项目,其中学校产业集团捐资360万元建成的蚂蚁堆茶厂,按照学校发明的普洱熟茶纯净发酵生产新技术及工艺要求,年产100吨标准化茶叶,辐射14个行政村,帮助243户贫困户1000多人脱贫……

7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的倾情帮扶像淙淙清泉滋润着临沧各族群众的心田,他们的无私善举让临翔区老百姓铭记在心。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沧市委市政府发出倡议,动员全市力量助力湖北共克时艰。得知华中科技大学抗疫一线生活物资紧缺,临翔区立即组织区人民医院赶制益气固表、祛风散邪的中药配方颗粒1022盒,加快生产火腿木瓜鸡速食2000余盒,并计划通过向农户购买一部分农产品支援“亲家”华中科技大学,一来带动农民农产品销售,二来向结对单位尽一份爱心。然而,听到这一消息后,村寨沸腾了,朴实的老百姓纷纷拿出自家腊肉、花生、大米,不肯收一分钱。

“如果买的话多少钱都不卖,但送给武汉的亲人,送多少我们都愿意!”采花坝村村民白国安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些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不远千里来帮助我们脱贫,如今他们有困难,我们理所应当要尽一份心。”

85岁的俸启美、80岁的俸其美和79岁的俸德英3个傣族奶奶也颤巍巍赶来。“这些是我们亲手腌制的香肠腊肉,希望武汉的亲人尝到这口‘家乡味’,知道我们心里牵挂着他们。”

点击查看原图
一块腊肉,一片乡情。“在农村,宰一头猪制成腊肉基本要吃年对年,平时都会省着点吃,现在送出来一家都不省。”看着满院的土特产,闻讯赶来的采花坝村支书白国智感慨道万分,“致富不忘扶贫情,老百姓最知恩也最感恩!”

应广大群众请求,各村寨把每家每户送来的物资进行一一登记收储,除了腊肉、香肠、火腿,还有花生、南瓜、东瓜、大米、茶叶、鸡蛋……堆积如山的特产,散发着浓浓的土味,饱含着暖暖的人情。

点击查看原图
据统计,2月13日,临翔区各乡镇、街道送到集中点的物资有火腿木瓜鸡速食2000余盒,中药颗粒1022盒,大米2400斤、腊肉2000斤、护目镜200个、防护服10套、喷雾器300台、喷壶264个,收到的物资已分类打包装车,部分乡镇、街道的物资还在不断送来,爱心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徐元锋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