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里,这位驻村干部更忙了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2020-03-05 16:32

“年前从哪里回来,有没有在哪里停留过,家里近期有没有从日本韩国回来的人呢?”

“大爷大妈,这段时间你们就别出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就直接打电话给我。”

“如果你们觉得身体上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联系村医,不要拖着。”

一声声叮嘱,一句句提醒,让村民们倍感踏实和暖心。3月4日,天上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福建省铁路发展中心派驻古田县城东街道双山村第一书记陈毓一早就撑着伞,又开始了每天例行的“晨巡”,翻开手里厚厚的工作日志,陈毓笑称:“这个春天,我又要更忙了。”

“一变一不变”的坚守者

“驻村第一书记,主要任务就是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陈毓说。可新冠肺炎疫情来临,陈毓在村里却成了一个“一变一不变”的坚守者。

“一变”,就是身份变了。原本的驻村第一书记,却转瞬间变成了疫情防控工作队队员。拉标语、贴公告、逐户排查返乡人员、守卡口、测体温,逐一排查过往车辆……这个春天里,陈毓忙得不亦乐乎。

所谓“一不变”,就是初心未变。“疫情防控,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村民们如果身体都不健康,何谈脱贫?”陈毓和他爱人都是外省人,80多岁的岳父刚刚做完膝盖手术。疫情袭来,由于心中记挂着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陈毓通过沟通取得了家人的理解,并请来亲戚在家照顾老人,连夜驱车10多个小时,以最快时间赶回村里报到。

一回到村里,陈毓就进入“连轴转”状态,顾不上喝口热茶、吃口热饭,迅速和村两委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咱们村外出返乡人口多,要尽快摸清底数,接下来按照‘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1+N包户’模式,逐家逐户排查统计,晚上数据由我录入电脑,尽快建立起台账……”在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会上,陈毓主动挑起重担。随后,他和党员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调查,迅速建立起了疫区返乡人员、本村在外人员、隔离人员体温监测等多个台账,并适时修正、及时报送,为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下的“金牌销售”

“在大世界市场3个摊主那寄卖的2000斤芋头已经基本上卖完了。”当陈毓将这一消息告诉村民雷志强、兰品花夫妇时,这对贫困户夫妻脸上终于出现了开心的微笑。

近年来,双山村依托离古田城区较近的优势,积极发展农业种植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如其来的疫情,本该此时热销的芋头突然出现了滞销。“芋头放久了卖不掉,贫困户损失就大了。”不止雷志强家,许多村民种植的农产品也都在发愁销路的问题。面对这个紧迫的问题,陈毓决定自己亲自当销售员,想办法帮村民们“带点货”。

微信朋友圈、工作群是“第一阵地”,陈毓四处“张罗”,动员同事朋友购买,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陈毓于是立马和县内超市、批发市场等取得联系,设法疏通“线下”销售渠道。通过多方交流,终于让雷志强家的芋头出现在大世界市场里的货架上,不到几天就销售一空。

“春耕图”里的守望者

大地春回,农事渐起。“我们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疫情防控纳入《村民公约》,出门劳作的村民们做好防护才能到地里整地除草,修剪枝条,备耕备种。”陈毓介绍说,当下村里战“疫”一线捷报频传,田间地头的好消息也未间断。村民何兴开垦出60亩的山地茶园,村民陈久昌、叶家禄等种植了80亩的绿色蔬菜……

村民们动起来了,陈毓也没闲着,他又是开着私家车为村民们运送种子、肥料,又是钻进蔬菜大棚,把口罩等防疫物资送到正在劳作的村民手中,并教他们佩戴方法。“只要能让村民们的锄头‘挥’起来,让生产的道路‘畅’起来,让沉睡的土地‘动’起来,我就是再忙再累,也都是值得的。”望着乡里田间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陈毓擦了把汗,欣慰地表示。

责任编辑:刘晓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