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技术手段,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将云端教学与德育、智育相结合,不断拓展和创新课程思政新路径,帮助学生增强战胜疫情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侯利民老师讲授《现代控制理论》
电控学院侯利民老师线上讲授《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他结合目前疫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学习专业的责任感。“本门课内容结合当下,可以形象地类比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专家准确分析疫情和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下,精准施策、科学防控、最优调度物资、采取最佳治疗方案医治患者,早日战胜疫情,使人民更加幸福安康!”侯利民老师在《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绪论中如是授课。他还以钱学森对控制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为例,提到战“疫”期间的钟南山等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同是自动化专业,阎馨老师在开学第一课就结合武汉火神山医院智能机器人的助力“战役”,拉开了《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学习的序幕。 “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多款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都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防疫机器人帮医、帮护、帮执勤,防疫降风险……”阎馨老师课程中面对镜头如是向学生授课。
徐耀松是学校首届“最美”教师之一。在第一周讲授《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的绪论课程中,他拿火神山医院病床旁边的医疗设备举例。“一台台的医疗检测设备,有多少个测控元件在工作,研发它们,保障它们可靠运行,是我们测控专业毕业生的责任和义务。”“测控系统是由一个一个的元件组合而成的,系统的运行效果决定于每一个部件,这就如我们每个人,只有我们自己做好了,汇涓成流,我们的社会、国家也就会更加强大。”课堂上,徐老师还分析国家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及效果,让大家感受到我国的制度优势,激发学生奋进力量,厚植爱国情怀。
备课期间,传媒学院教师吴英俊被无数艺术家以艺术创作投身抗“疫”行动所感动,全身心创作了《致敬!抗疫的勇士们》系列水粉画作品,以此表达对勇敢逆行者的崇高敬意。授课时,他对自己作品的创作主题以及表现技法进行重点讲解,引发学生强烈共鸣,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线上教学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难以发挥课堂教学“言传身教”的德育功能。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重新探索互动方法,构建新型教学关系。传媒学王胜源老师在讲授《传播学概论》时,围绕时事热点设计随堂及课后作业,训练学生应用传播学理论分析、表达社会传播现象的能力。如针对“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这样的理论概念,他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请例举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并作解释。”而一些课前课后的问候和鼓励,也让这样的网络课堂不仅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也传递着朴素的善意待人、乐观姿态和敬业精神。
传媒学院王奇老师的线上课程是《艺术学原理》和《UI设计》。为做到以美育人,以美育促德育,以艺术化人心,将思政教育的“盐”与艺术专业教育的“汤”相融合。她在线上课堂坚持立德与审美并举,在《艺术学院原理》课上以医务人员最美“逆行者”的“社会美”为主题入课,以全国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等战“疫”英雄的感人事迹和担当精神为审美事例,在《UI设计》课上以”互联网+医疗”为主题入课,引导学生在线上课堂交流积极、讨论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负青春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