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在疫情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许航 甘甜2020-04-30 17:29浏览量12.8万

在录制《抗疫故事会》的现场,南昌大学二附院援鄂专家徐建军再度哽咽。这位被称为“定海神针”的国家医疗队队长,说不能回忆和队员们拼命的事情,一想起便会控制不住自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昌大学勇扛抗“疫”大旗,在守好校园这道防线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委的号召,一方面从各附属医院选派医务人员参与一线抗“疫”,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统筹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在疫情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南昌大学学生规模大、校区多、教职工生活区人员密集,还有寒假留校的外国留学生,校园防控压力可想而知。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展现场工作调度,研究和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校内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无私奉献,坚守在各校区和生活区,为校园防控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从疫情通报到防控宣传,从师生健康数据的每日摸排到校园内的封闭管控措施,从青年学子们的就地参与防控到海外校友穿越沙漠为中国寻找口罩,从困难学生的专项资助金和爱心流量包到留学生“临时超市”,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在严酷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出了南昌大学的温度。 1月18日,江西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南昌大学一附院将象湖院区全部腾空,作为江西省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放弃春节假期迅速投入战斗。 该院区承担了全省80%以上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收治任务。为满足应收尽收的需要,该院仅用7天7夜的时间,便提前完成了增加897张床位的任务,拼出了一附院的“火神山速度”。截至日前,该院收治的215例新冠肺炎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并保持了院内零感染的成绩,取得了江西抗“疫”主战场的阶段性胜利。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去。”“武汉挺住,我们来了!”随着支援湖北的一声号令,南昌大学医护人员闻令而动,主动请缨加入支援湖北的队伍,成为“最美逆行人”。 1月27日,南昌大学二附院副院长祝新根带领江西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138人逆行出征,全面进驻武汉市第五医院。 2月4日,南昌大学四附院副院长唐浪娟担任江西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护理队领队,带领全省10个地市62家医院100名护士赶赴武汉,用高质量的医疗护理为抗“疫”胜利按下加速键。 2月13日,南昌大学一附院、二附院各组建一支整建制的国家医疗队,278名队员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集结到位,作为江西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火速驰援武汉,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2个重症病区,被称为一线“敢死队”。 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眼科医院、附属人民医院等也先后选派精干力量,参与到援助湖北的战“疫”之中。 …… 南昌大学各附属医院精锐尽出,总计派出8批次近500名“白衣战士”驰援武汉、随州等地,为湖北的抗“疫”贡献“南大力量”。 “只要患者能平安,我们做多少都是值得的。”尽管随时面临感染,尽管忙到夜以继日,尽管偶尔会遇上各种困难和不理解,但只要能让患者早日痊愈出院,“白衣战士”们都奋不顾身、全身心投入。在医院或方舱里,除了用仁心仁术全力托举生命方舟,他们还扮演过幼儿的父母,也当过老人的儿女,他们是带给患者希望的“杨护士”,也是赣鄂相亲的使者。 倾情付出,回响自来。防护服上的“南大”字样,是患者心中的定心丸。患者治愈出院时的真诚道谢,是医者内心的感动。医疗队离鄂返赣时的泪目送别,是英雄的湖北人民对“逆行人”的最高礼赞。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名单中,南昌大学四附院唐浪娟带领的江西护理队(方舱)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二附院祝新根、四附院邓丽花、唐浪娟、附属人民医院张维新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一附院也获得了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首个“表彰令”。 “南昌大学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举全校之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附属医院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南昌大学人的使命担当。”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喻晓社为南大人由衷点赞。 扎实有效的防控措施,筑起了校园的“安全墙”;严格缜密的救治方案,稳住了江西的“主战场”;精锐尽出的紧急援助,按下了湖北解封的“加速键”。4月17日,南昌大学选派4人参与中国政府(江西)赴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工作组,开启跨国援助抗“疫”之行。

审签:郑少忠

责任编辑:戴林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