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发布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预测系统
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王锦涛2020-05-25 16:23浏览量9.5万

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今日正式对外发布《全球COVID-19疫情预测系统》(发布网址:http://covid-19.lzu.edu.cn/),计划每10天更新一次预测结果。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疫情预测系统,系统建立旨在科学预测疫情发展,为战略研判疫情态势、采取有效防控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自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疫情的预测研究,研究团队充分发挥30年来在统计-动力方法气候预测方面的技术专长和优势,综合考虑环境温度、湿度、人口密度和疫情防控措施、医疗条件等关键信息对疫情传播的影响,以及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复杂情况,对180多个国家分别建模,经反复测试,最终形成了《全球COVID-19疫情预测系统》。系统建设过程得到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公共卫生学院和循证医学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团队的前期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和大气中NO₂含量是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最佳温度是5℃-15℃,全球60%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在气温5℃-15℃环境中,春夏疫情会从中低纬度向高纬度传播,秋季中纬度国家面临二次暴发危险。同时,卫星观测的NO₂含量能有效反映各国政府防控和限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大气中NO₂含量反映了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情况,当NO₂显著减少时,说明交通量大量放缓,人际交流显著减少,疫情防控效果较明显。

团队负责人黄建平教授表示,希望该系统对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应对疫情有所帮助,团队将开展更长期的季节预报,并进行参数的最优选取。

责任编辑:王锦涛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