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各地陆续复学,各场所为测体温排长队的现象多有出现。如何既能完成体温排查,又能避免因排队测温引起的病毒传播风险呢?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宿舍门口,一台架在三脚架上7英寸左右的人脸识别设备,成为 “防疫利器”,这就是人脸识别测温机器,同学们只要对着设备,不到一秒,就能显示人体体温温度,如果温度超标,就会立刻提示。

“我们现在进楼宇需要一个个测体温,一个个登记,太浪费时间而且容易聚集。”两个月前,一次偶然和学生的聊天,让天津科技大学教授杨巨成忽然意识到,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在防疫大环境下,杨巨成与校友企业深圳安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联系,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人脸识别测温机器,通过红外和热成像技术为学生测温。
“普通手持测温枪,检测人员无法自动识别被检测者身份,而且需与被检测者近距离接触,无法保障安全物理距离;在人流量大的使用场景,不可避免漏检、检测效率延缓等问题,同时测温关卡面临需多个检测人员轮流值岗的大量人力需求等。”杨巨成教授告诉记者,该智能测温机器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被检测者身份;同时非接触式的测温方式,对大规模移动的人群进行快速的测温,不仅避免了交叉感染,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测温的效率。
“人脸识别测温机器相较于之前的手持测温枪来说更加智能,测温之后的语音播报功能让我们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体温状况,不需要询问工作人员。”只用了2秒就测完温度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李诗洁顺利进入了实验室。
“和其他检查设备相比,这款机器的优势是身份识别准确、测温快速、环境适应性好。仪器的报警功能也提高了大家的防范意识。更关键的是,避免了人员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真正做到了安全,快捷,智能,方便。”正在学生公寓值班的辅导员王洪鑫表示。
据安软科技智慧校园项目负责人任伟介绍,下一步人脸识别测温机器将运用在在各个人流密集的场所入口,如食堂,图书馆,阶梯教室,公寓等。针对不同的场景配合相应的软件,教室可以对接教务系统的点名签到,公寓对接宿管系统做统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