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吹响聚才引智“集结号”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0-11-30 15:03浏览量4万

2020年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近日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办,吸引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优秀人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踊跃参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担负着新发现、新技术落地转化创新策略地的功能,如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人才’正是那剂药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说。

近年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持续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推出实施了一揽子“硬核”人才政策,从“引进来”到“留下来”,从“干起来”到“亮出来”,形成了分类发展、个性化培养、引育并举的特色。

创新途径拓展“聚才”平台

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强校、聚才引智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校长柯勤飞表示,学校以此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也希望亮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对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青年学者论坛为学校引来更多‘金凤凰’,我们也将为更多青年才俊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论坛期间,与会学者热烈互动,就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与相关行业领域发展前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应用型高校发展问题深入交流;学校各二级学院在举办分论坛的同时,相继召开多场人才交流洽谈会,进行现场面试,确定人才引进意向。

“随着上海人才政策‘新20条’出台,我们希望广大高校借助新政‘东风’,面向全球广抛‘橄榄枝’,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上海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于希嘉说。

多措并举打通“引才”通道

“为什么会选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因为这里有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学科发展平台,还有优渥的人才政策。”逯代兴,这位毕业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青年博士说,这里就是他理想中的事业发展之地。

搭建平台“筑金巢”,更打通“引得金凤来”的政策通道。“十三五”期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相继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管理补充规定》等10余项引智激励政策,精准施策,全面考量。针对各学科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学校设置了杰出人才、学科带头人、产业精英等多个类型的人才引进项目,形成了“梯度化”的引进策略;针对高端人才“引进难”问题,提出柔性引才方式,以“绿色通道”引智聚力。学校人事处处长田怀香介绍,相关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已引来众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在学科团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均看到了明显成效。

营造良好“育才”生态环境

引得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紧紧围绕“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功能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艺术设计与文创”三大应用型特色学科群搭建平台、组建团队、精准培育,让人才快速找到施展的舞台。

学校积极探索符合应用型高校特点的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价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技术推广型”四大类型,鼓励教师分类发展,激发教师的内生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了从“引才、聚才”到“育才、用才”的人才发展机制。

对此,学校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的“80后”青年教师胡静深有感触。她进校以来一直从事香料香精稳态化和香气持久可控化技术的研究,在团队肖作兵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了30多篇高水平论文,先后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青年拔尖人才”“曙光学者”,并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