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安代表:加紧华南虎野化放归,首选湖南石门壶瓶山保护区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任湘2021-03-10 21:19浏览量7万

“现在放归华南虎条件已经具备。做好华南虎野化放归,不仅能够防止华南虎物种的灭绝,而且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国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李建安教授说。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被认为是其他虎亚种的起源始祖,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华中、西南的广阔地区,上个世纪70年以前,我国还有4000多只野生华南虎。

李建安说,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特别是大量采伐森林,华南虎栖息地遭到破坏、生境严重碎片化,加之其食源动物被滥捕猎杀,华南虎种群数量锐减。1988年华南虎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华南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不少专家认为华南虎在野外已经灭绝,目前只有在动物园内存在人工养殖的华南虎,近亲繁殖严重,其遗传多样性正在逐渐丧失。

华南虎是森林生态系统生态链的“伞护种”,对华南虎的保护,也同时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在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产生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因此,做好华南虎野化放归,不仅能够防止华南虎物种的灭绝,而且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湖南历史上是华南虎核心分布地之一,常德石门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66平方公里,是湖南乃至中南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区为核心的区域不仅是历史上华南虎的重要栖息地,而且是近10年来国内外专家反复论证后公认的优良华南虎野化放归地。

湖南高度重视华南虎野化放归工作。2010年以来,多次对虎豹保护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按照原国家林业局的要求组织编制了华南虎放归自然长期规划,在湖南常德石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定了面积约23平方公里的华南虎野化训练区和面积超过近300平方公里的种群繁育区域,持续对试验区和繁育区域的华南虎栖息地进行监测,并对华南虎的食源动物进行种群复壮,并且引入其他猎物种类,解决华南虎的食物供应问题。

2020年省人民政府分管省领导实地调研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华南虎野化场地,省林业局组织了华南虎及猎物种群构建和监测、种群繁育及野化习性、再引进栖息地修复及野化驯化、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野化放归项目监测与评估、野化放归政策等科学研究,开展野化放归地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调查。

目前种源和场地准备等工作进展顺利。长沙生态动物园繁育了良好的种源,具备科学配对种源的基础。省内7家高等院校、科研和保育机构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掌握了华南虎繁育、野化、疾病防治、食源选择等成套技术,全省拥有一批华南虎研究专家团队和保护管理团队。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统筹,科学运用易地扶贫等路径,将保护区核心区域的群众进行了大量的迁移,为华南虎及其猎物种群的恢复提供了较好的生态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批示、指示要加强虎豹等重点物种的保护工作,并亲自推动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首次。”李建安说,开展华南虎野化放归,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性功能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行动,还是弘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内容,必将在国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产生巨大影响,意义十分重大。

李建安建议:1,加强对湖南省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的支持,从国家层面组织科学配对野化放归华南虎种源,允许以保护繁育和野化放归为目的华南虎活体调运。2,将湖南省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纳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濒危野生动植物重点工程中,给予立项支持。3,给予该保护地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生态移民政策支持。

责任编辑:何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