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观摩与技术交流会在广东湛江举行。活动总结分享了湛江市东盛路公租房项目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建设经验做法,进一步促进住宅建造方式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共同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
此次观摩与技术交流会是中国建筑“建证百年 同心筑梦”开放日系列活动第五场,以“建证百年 钢构未来”为主题,分为工程现场观摩和技术交流会两个环节,以专家报告、视频展示、经验分享、专项讲解、现场观摩、样板展示等形式展开,旨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普及我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

作为全国发展装配式建筑最早的省份之一,广东省近年来按照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加大推进力度,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地方标准,出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和标准图集,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培育市场主体和产业队伍。“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建装配式建筑1.08亿平方米,其中新建钢结构建筑3300万平方米,约占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的30%。

湛江市东盛路公租房项目是广东省湛江市的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248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68606平方米,由三栋单体组成,地下为两层,地上分别为32、28、30层(最大建筑高度96.5米)。建设前期,项目设计团队实地调研8个小区,询问71个住户,发放问卷157份,根据租户的实际需求,在项目户型设计上做到“户户明厨明卫明厅“,以达到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为小户型(60平方米)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体验。
目前,项目正处于幕墙施工及精装修阶段,即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交付,届时为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等低收入群体提供840套公共租赁住房,是当地政府贯彻落实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解决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环境责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新实践,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增添成效。
作为全国两个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试点项目,该项目充分考虑本地台风易发多发、风压大、常年多雨、潮湿,对防腐、防裂、防渗要求高等特点,结合本地产业链情况和施工条件采取合理的技术体系,装配率超过60%,达到装配式建筑A级标准,为全省乃至全国开展钢结构住宅建设探索了宝贵的经验做法。据了解,与传统混凝土现浇结构相比,该项目工期节约20%,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劳动力节约40%,得房率增加3%,建筑垃圾减少30%,碳排放减少50%,在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速度达3天一层,同时建设要求满足国家绿色建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