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如何运用在冬奥会?这些安徽创新给出了答案
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孙召军2022-01-29 11:12

点击查看原图

上千平方米的全色激光投影,比赛前后播放各地宣传片;高效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对新冠病毒的灭活率达到99.31%的抗病毒防感染口罩;各种便携式、穿戴式的翻译设备,让志愿者与国外运动员实现无障碍交流;确保冬奥会电网通信万无一失的应急指挥系统……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拉开序幕,来自合肥高新区多家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大显身手,“科技冬奥”实至名归。

代表中国先进显示技术的最新成果

被称为“雪如意”的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赛区,是北京冬奥会最具标志性的场馆之一。而在这座美观壮丽的“雪如意”下,还有一片极具高科技含量的的“雪屏幕”,将在比赛前后向观众播放包括安徽在内的各地宣传片。这是由合肥高新区企业全色光显与中国科大共同研发的全色激光投影机,在“雪如意”下的雪地上,投射出的上千平方米的投影。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激光全色显示技术企业,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研究,在激光显示领域取得多项新突破。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雪上场馆智慧呈现与先进显示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之一的“大规模复杂表面全色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研究”,正式进驻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将在冬奥会期间展示中国先进显示技术的最新成果。

据介绍,在非比赛时间,这个位于“雪如意”下的超大“雪屏幕”,将播放包括安徽在内的各地精彩影像,让观众们在比赛之余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领略“科技冬奥”的魅力。据悉,等到冬奥会结束,“雪如意”将成为张家口市新地标,而全色激光显示的超大屏户外观影,也将一直保留。

新材料口罩和大空间消毒机让新冠病毒无处遁形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新冠病毒已经进化出传染力更强的奥密克戎新变种,叠加春运大范围的人员流动,其防疫压力是成倍增长的。而北京冬奥会之所以能如期举行,正常组织观众观赛,其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协力的结果。除了完善的防控措施外,还有中国科技的进步为冬奥会助力。

由于以往的普通口罩只能拦截而不能灭杀病毒,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为了保障运动员健康安全,中国国家队运动员都将采用AOP-KF抗病毒防感染口罩,这种口罩在普通口罩中间额外增加了一层AOP-KF固体碱布,使口罩对病毒的过滤去除率一举达到99%以上。而该口罩核心技术AOP-KF固体碱就来自于合肥高新区企业。据了解,这一新型生物洁净材料目前已取得中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不仅能高效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对新冠病毒的灭活率更是达到99.31%。

“冬奥版”翻译设备助力“无障碍交流”

冬奥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选手将云集北京等赛区,而出于疫情防控等要求,志愿者在与他们交流时,使用手机不是很方便。而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军者科大讯飞作为“冬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将提供各种便携式、穿戴式的翻译设备,让志愿者与国外运动员实现无障碍交流。

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多语种语言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及设备》研发承担单位,科大讯飞研发了面向冬奥场景的多语种语音处理、具有冬奥特征的多语种机器翻译和基于智能问答的冬奥多语种信息获取及交互等核心技术,构建了面向冬奥的语音及语言服务平台,研制了冬奥便携式翻译设备、穿戴式翻译设备、智能问答设备、赛事多媒体会议办公和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冬奥组委统一要求向冬奥统一的公众服务APP“冬奥通”提供语音翻译服务。据悉,这些设备与系统,目前已在国际雪橇联合会世界杯、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等测试赛中进行了测试和示范应用。

宽带卫星通信为冬奥会保电工作保驾护航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现场大量地应用到以5G为代表的先进通信手段,与此同时,以宽带卫星通信为代表的应急通信手段也为北京冬奥会的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确保冬奥会电网通信的万无一失,国家电网冬奥会保电团队采购了以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控阵卫星终端为核心的应急指挥系统。

部署在张家口冬奥会现场的搭载若森智能相控阵卫星终端电力应急保障车辆,可实现不依赖地面网络,依靠通信卫星将现场采集到的视频、音频等信息回传至国网指挥中心的功能,同时支持一线人员与后方指挥人员通过卫星链路进行实时高清视频会商,保证地面通信中断等极端突发情况下的联络畅通,使得现场电力保障团队具备在各种环境与条件中均可保持与后方指挥中心的通联。

责任编辑:游仪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