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再靠近脐带插入处一些,那里血供比较丰富。”
“把针稍微提一点点。”
3月3日下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胎儿医学科远程医学中心内,一妇婴胎儿医学科主任、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孙路明紧盯着大屏幕上的B超投影,不时地指挥着。
距离上海770多公里外的福州市一间手术室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林娜在孙路明的“云上手术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该院第一例“无心畸胎射频消融减胎术”。5G技术的赋能,打破了时间、空间和专业学科的壁垒,让这样的场景得以实现。
孙路明医生介绍说,手术台上的这位孕妇是怀孕19周的双胎妈妈,腹中一个宝宝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的胎儿疾病——双胎无心畸胎序列征,也称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其发生率约为1/35000,在单卵双胎中约为1%。“简单说,这位妈妈肚子里有一个无心畸胎儿,即先天心脏缺如或虽有心脏但无功能,它的血液供应来自于另一个发育正常的胎儿,即‘泵血儿’。正常胎儿会因心脏负荷越来越大,最终发生心力衰竭。如果未及时治疗,超过50%的‘泵血儿’会发生围产儿死亡。因此,双胎无心畸胎序列征属于胎儿疾病中的危急重症。”

此次沪闽医务人员合力完成的宫内手术,是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射频消融技术,精准凝固“无心胎”体内来自“泵血儿”的血管,阻断血液供应,从而将正常胎儿的存活率提高到80-90%。
由于病例罕见,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有能力对这类疾病在精准产前诊断基础上开展宫内治疗。作为一妇婴胎儿医学科的合作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这次本想请孙路明主任来院指导,但因疫情关系无法成行。于是,双方首次尝试“云上”远程手术指导,效果很好。“这种毫无延时的实时交流,给我们术者和患者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林娜说。
孙路明也感叹,基于“5G+人工智能”的新科技平台必将开创更多诊疗新模式:“以前我们也曾用过远程会议系统进行‘云上’诊断、指导,但画面模糊、网络延时,无法精确诊断,更谈不上指导宫内治疗。而这次高清的超声实时图像传输和全程无障碍沟通,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相信今后还可以完成更多种类的宫内手术,如远程指导胎儿镜手术等。”
作为目前国内领先的产前诊断中心和胎儿宫内疾病治疗中心,一妇婴胎儿医学科长期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转诊患者。2021年,一妇婴申报的《基于“5G+AI”应用的胎儿疾病精准产前诊断及干预平台的构建》,入围上海市及国家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孙路明坦言:“有了5G+AI技术加持,可以对患者进行转诊前的预评估,确保病人旅途安全,由此实现疑难病例的精准转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而通过远程超声动态表型采集结合基因型更可以实现远程的产前精准诊断,并对经过我院规范培训的异地胎儿医学协作单位进行远程宫内手术指导,从而帮助异地建立省级宫内治疗中心,减少病人的奔波。这在后疫情时代以及长远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