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袁亚非:把婚育养老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王伟健2022-03-08 15:53浏览量1.6万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向记者分享了他的两会提案。在提案中,他提出要把婚育养老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上。

本次两会上,袁亚非提了两个与婚育养老有关的议案:一个是《关于建立中国特色婚育养老保障体系的提案》,一个是《关于推进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提案》。袁亚非提出,要把婚育养老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上来解决。

“一老一小问题亟待系统性解决已经是全民共识。为积极应对人口问题带来的巨大挑战,关于生育、托育、养老的政策密集出台,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各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各种技术持续应用,各种模式持续涌现,但在政策执行落地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袁亚非认为,应该将婚育养老工作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建议参照农业、粮食安全,由五级书记齐抓共管婚育养老工作,逐层压实责任。另外,他还建议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支持优质养老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要将婚育养老服务提升到“慈善公益”的力度

他认为,目前,婚育养老政策的宣贯执行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紧迫感不强,而社区书记、主任限于可支配资金的局限和正向激励措施的缺失,难于持续开展婚育养老服务。

他提出,要把婚育养老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上来解决,加强党对婚育养老工作的全面领导,尤其是在街乡社区层面,应当赋予书记、主任更多、更实的权力。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普惠托育养老机构没有正常运营;有些地方相关领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优质专业机构进不去,浑水摸鱼机构退不走。

因此,袁亚非建议对已建成的托育养老机构施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机制,对于违法违规和连续不达标的机构,强制性退出,将机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列入到行业准入“黑名单”,并共享到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平台。

他还提出,要将婚育养老服务提升到“慈善公益”的力度。“虽然各地托育养老机构的收费水平不同,但从部分一二线城市来看,入住养老机构每月支出的主流水平在3000元—6000元,这是绝大部分家庭无法承担的,另一方面,这个收费水平却很难对社会资本形成较大的投资吸引力。

与此同时,我国托育养老领域专业服务人员的极度短缺和保障缺失,也导致托育养老的整体服务水平较低,但托育略好于养老。”因此,袁亚非建议,鼓励慈善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在街乡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开展婚姻、托育、养老基本服务。

推进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

袁亚非还提出,应当推进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支持优质养老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首先,应当推进智慧养老大数据标准化建设。他说,目前,居家社区养老基本是政府招标采购、企业自主运营,然后由中标的养老企业根据各地政府的不同要求和企业自身运营管理的需要来建设数据和信息平台,而老人的信息和数据大都是企业通过健康体检、家庭问询等方式中获取。如果项目期限结束,政府重新招标采购其他养老企业提供的服务,养老数据的搜集和建设可能又是另一套标准。数据的不统一既会导致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共享不畅、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也给数据的采集、应用、监管等带来不便。

因此,袁亚非建议,一是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养老大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搭建规范化的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同时考虑用户信息数据安全性、私密性等,对平台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范围进行严格的规范。二是统筹协调民政、公安、街道、社区、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等各方跨部门信息整合,加快养老大数据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王伟健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