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战疫•坚持就是胜利︱上海高校师生用“劳动之美”守护校园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洪卫林沈蔚2022-04-01 23:57浏览量2.1万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上海高校师生或是为辛勤付出的教职工送上自己栽种的鲜花,或是在路边清理杂草,或是拿着扫帚清扫落叶,或是将自己种植的蔬菜奉献给学校食堂……

疫情之下,高校普遍实施封闭管理,校内外各类运维力量的供给也时常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对拥有约70万师生的沪上高校而言,这个“小社会”的日常维护任务也更吃紧。上海高校敏锐把握育人契机,组织动员学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干起来”,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不仅为这个特殊春天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也为抗击疫情凝聚了强大力量。

剪除杂草、捡拾垃圾、擦拭雕塑、整理桌凳……宿舍内、道路旁、景观带、教学楼,学生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连日来,上海海洋大学近800名师生在自己的“包干区”进行全员“劳动教育”课,学子们正以更强健的体魄和更积极的心态抗击疫情。

点击查看原图

上海海洋大学学子积极参与校园劳动

为了调节准封闭管理期间在线学习学子们的心情,让学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上海海洋大学于3月26日下午举行了“共同守护”主题劳动教育启动仪式。

据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介绍,学校的劳动教育不仅包括参与普通的日常校园清洁、开展劳模讲座、在劳动中“认识草木”等形式,更有“耕读”实践教育、“串绳成网”渔网编织,临港水体生态环境保护等特色劳动教育内容,尤其注重系统化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在校园落地生效。学校坚持将劳动落细、落小,做到“包片到班”“包干到人”,并给出劳动时间轴和路线图,将劳动教育常态化落实到学生宿舍、学院楼宇、公共区域三大劳动场域的环境卫生维护,同时打通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学分认定。

在清洁校园的过程中,老师不时向同学们介绍马兰头、荠菜等,教大家辨认野菜。有的学生路过此地,也被热火朝天的场面所吸引,自行加入劳动大军。外国语学院叶宇琦开心地说:“虽然疫情暂时阻止我们走出校园,但在校园劳动中享受海风拂面,迎来春暖花开,同时还能增加见识、增长才干,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研一学生林浩涛在打扫整理宿舍的劳动中发现了科创目标,他牵头的科创小组开展了宿舍简易物联网改造,利用在《物联网与大数据》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简易版物联网改造,先后解锁了用手机控制门禁、控制宿舍灯光、调控房间湿度等技能,用聪明才智提高了劳动效能。

点击查看原图
上海海洋大学学子在宿舍内打扫卫生

学校准封闭管理,部分后勤人员无法进校人手不足,怎么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迅速组织学生形成多支劳动先锋队,协助后勤人员清扫校园。他们认真清扫每条道路上的落叶,保持每一处公共场所空间的整洁干净,科学分类存放好每一处垃圾。在实践中,学生不仅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更体会到了齐力战疫的强大力量。

点击查看原图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劳动先锋队协助后勤人员清理校园垃圾

准封闭式管理期间,“绿色菜”等餐品供应能否跟得上,牵动人心。上海建桥学院一群年轻人的出现,大大缓解了师生们的“绿叶菜焦虑”!

杨琴等6名同学经培训后成为了“一线工人”,首要任务就是完成菠菜的采收、包装和派送。基地的菠菜经由他们的“流水线”,不仅将送往食堂加工,还供应给在校教职工家庭。对于贫困生而言,学校提供的这些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让他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多了一份生活上的保障,更为保障学校蔬菜供应尽了自己的力量。

据悉,上海建桥学院劳动教育基地自今年春节以来,已经收获了青菜3500斤,莴笋800斤,菠菜1500斤,这些大学生们亲手种下的蔬菜大都来到了餐桌上,还有一些,学生们选择送给辛劳的教职工,感谢他们为守护校园付出的艰辛和心血。

点击查看原图
上海建桥学院学生将自己种植的蔬菜派送至教职工公寓

感恩和回馈,让这个春天分外美丽。

“保安叔叔!这朵花送给您!24小时守护我们的安全!你们辛苦了!”3月19日,同济大学校园里,如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保安大叔、环卫阿姨、食堂师傅、护士小姐姐们,收到了来自同学们递上的鲜花。

刚刚绽放的郁金香鲜艳欲滴,外面是精美的包装纸,还有同学们写下的爱心卡片。收到这份意外惊喜,这些朴实的校园“守护者”的脸上露出了惊喜又感动的笑意。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