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大平台”“大师资”,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常州模式”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2022-12-03 20:30浏览量9.7万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江苏常州在成立7个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基础上,又于近日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水平。据了解,“1+7”一体化建设在组织、管理和运行形式等方面,在全省尚属首创。

近年来,常州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包括成立在常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联盟,为推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成立在常高校党建联盟,为打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成立7个区域性一体化思政课建设联盟,探索“专而精”的区域思政联盟建设“常州模式”。今年,该市的《基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常州市法治教育创新实践》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首创“1+7”“大平台”联盟

点击查看原图
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成员颁发聘书

“成立常州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是落实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举措。”常州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委员会秘书长戴慧表示,委员会将统筹推进全市一体化思政课建设,发挥各学段专家引领、咨询、督导、评估等功能作用,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纵向有序衔接、横向有效贯通。

发挥“1+7”的合力作用,还需7个联盟主动创新。去年底建设成立的常州市7个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以区域为单位,现已有7所大学、12所高中校、21所初中校和17所小学参与。各联盟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实际,发挥优势,逐步探索出以党建联盟为引领、各有侧重、“专而精”的区域思政联盟建设“常州模式”——武进区以新时代大中小学“红雁林”党建联盟为引领,以传承红色基因为重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北区打造“十百千”项目,即培育10位金牌教师,研究100节思政金课,积累学生1000个红色故事。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7个区域联盟目前正采取各有侧重的主题进行推进——天宁区重点推进法治教育,钟楼区重点推进精神图谱教育,经开区重点推进政治认同教育等。一系列的新思考、新探索,让贯彻落实的成效,转化为建设更高质量思政课程的动力,创造更有生命力的思政品牌。

打造知行合一的“大思政”金课

常州的思政课始终在走知行合一的“大思政课”发展道路——即将课堂的小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统筹社会各界资源作为学生的思政教育资源。

10月27日,一场由法院参与指导、学生参演的情景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在武进区洛阳初中上演。该剧真实还原了被害人被敲诈勒索的案件过程,搬入课堂的“庭审现场”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据了解,借助模块化课程理念,常州市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品格教育、法治教育、红色教育等教育内容,融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创新活动课程与实践课程,构建起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

点击查看原图
常州市华润小学杨丹慧老师开设的思政班队会

打造“大思政”金课,不仅要在课堂中讲,还要在生活中讲。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常州把思政教育与研学课程、劳动教育、志愿者服务等有机融合,拓展思政教育实践领域,形成了“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工业研学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业的壮观和科技的发展;“小水滴”“新槐先锋”等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村镇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太湖湾劳动实践基地、佳农生态园等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落实到课程、社团,让学生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

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表示:“我们聚力打造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有‘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思政金课,打造社会教育大课堂,深化课程思政全课堂,让学生在‘看、听、思、悟、行’的过程中增强‘四个自信’。”

融汇主动创新的“大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全市七大联盟以“一体化”和“大思政”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定期开展教学互动研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正逐步健全。体验式、辨析式、议题式学习和授课方式在全市思政课堂上成为“主角”,有效激发各学段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今年5月,“百年青春心向党,思政一体共前行”常州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活动举行,小学、初中、大学的教师围绕“青春、责任、担当”同一主题进行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共同上好这堂红色思政大课。

“大中小学教师们同上一节课,打开了我的新视野和新思维。”常州市华润小学教师何燕表示,各学段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合作联动、成果交流与资源共享,“每个人的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点击查看原图
新北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活动

陈蓉蓉是常州大学的思政教师,同时也是联盟的一员。“作为在常高校的教师,我们将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的优势,带好头,主动下沉、输出、共享优质师资和培训资源,积极帮助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是要增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合力开大船’的意识,摒弃‘单打独斗’的传统教学习惯。”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梅向东表示,下一步,常州市将按照上级部署安排,深化开展“面对面”的集体备课、“手拉手”的共同研讨和“心贴心”的经验交流,积极引导各思政教师们争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实实在在将“一体化”进行到底、落实到位。

(尤佳)

责任编辑:姚雪青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