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行走的大思政课”在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和马庄振兴学堂开讲。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校党委副书记蔡世华出席活动,环境与测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学生以及学生骨干代表现场参加授课。活动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共同协办。

在贾汪区潘安湖转型之路展馆,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入了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徐州贾汪区进行生态修复、推进转型发展,实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华丽转身的生动历程。随后,大家乘船在湖上,一边听老师讲述学校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积极投身潘安湖生态治理,并为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全国采煤塌陷地的治理提供“潘安湖方案”和“徐州样本”的故事,一边实地体验潘安湖从采煤塌陷区到湖阔景美湿地景观区的美丽蝶变。

实践体验环节后,同学们来到贾汪区马庄振兴学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郑萌萌带领大家共同探寻潘安湖转变背后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在科技专家课程讲授环节,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胡振琪现场讲述了一代代矿大人以科技助力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推动徐州转型发展的奋斗历程,展现了矿大教师接续奋斗,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在思政专家课程讲授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池忠军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学理问题,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角度,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教育引导同学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互动交流环节,学校邀请见证潘安湖华丽转型的老中青三代教师代表张国良、雷少刚、杨永均三位老师同学生现场互动。

刘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过去5年,矿大师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科技助力潘安湖转型发展的路上发挥优势、接续奋斗。今天,学校把思政课堂搬到了美丽的潘安湖畔,师生共同回顾几代矿大人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地方发展,致力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深刻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伟力。
课程结束后,参与的学生纷纷表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内容精彩鲜活,形式灵动新颖,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伟大成就和身边变化,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光芒与实践力量,从而对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