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老科协举办推进青少年群体融入全民阅读助力“双减”决策建议论坛
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施芳2023-08-25 17:48

点击查看原图

8月24日,北京理工大学老科协受北京市老科总委托,举办推进青少年群体融入全民阅读助力“双减”的决策建议论坛。

北京理工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和关工委老党员读书会以及老科协老同志代表,“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活动主办方代表,青少年代表近30人参与了本次论坛。

北京理工大学校档案馆王征为论坛致辞。他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成果经验,肯定了老同志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阅读对于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在思想教育、精神传承、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老同志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强阅读引领,参与阅读风尚,不仅把阅读作为自身终身学习的追求,更把倡导阅读作为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有效方式,倡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搭建起沟通几代人的文化桥梁,推动书香北理,书香北京的建设。

论坛特别邀请了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岂航,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某国际学校执行校长、自媒体教育人张静,北京广播电视台《读书俱乐部》《老年之友》制作人、主持人宏玖,北理工关工委老党员读书会老同志代表进行会议专题发言和交流发言。

岂航结合团队六年来承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创建的全民阅读品牌“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在儿童阅读月和大学生读书节两个板块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且行之有效的多个鲜活的具体案例,从阅读产品、阅读引导、阅读形式内容等多个方面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吟诵经典、荐书、换书市集、展览、讲座等引导青少年爱上阅读的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

张静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分享了语文教学及阅读的教育心得,以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如何培养阅读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她强调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分享鼓励孩子阅读的策略与方法并从书籍选择、读书引导、阅读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宏玖从《读书俱乐部》栏目入手谈全民阅读氛围营造,他结合读书类节目制作与主持工作实践对未来政府、社会和媒体如何更好地鼓励家庭以及个人更加积极关注和支持图书馆和文化事业,如何更好地推动读书成为公民的日常所需,让更多人爱上读书提出了作为媒体人的建议。

北京理工大学关工委老党员读书会会长厉凛松从老党员读书会成立八年来开展的读书活动出发,对老党员读书会进行了系统介绍,生动阐释了读书带给老同志们的温暖和力量和深入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终身学习理念推动青少年群体参与全民阅读中的具体举措和决策建议。

论坛自由交流环节,老党员读书会的老师们与青年代表们就此次会议主题从阅读的重要性与影响、儿童创作与阅读推广、阅读的力量与生活关系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老干部们表示读书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读书要趁早,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做起,让其养成静下心阅读的习惯,对青少年群体融入全民阅读的实践活动表示赞赏与肯定。他们强调要注重高品质书籍的推广,如国内外名著,红色经典读物、散文诗集等让孩子们开卷有益。呼吁学生们珍惜机会,多读书,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青少年代表们在交流发言中进一步肯定了阅读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表示阅读能够丰富青少年的精神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帮助其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通过阅读书可以获得无限的热情和勇气,让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对阅读推广与实践探索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可以通过创造新的纸质媒介产品,如拼图、拼接、推拉式书籍,让阅读更加有趣。

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书记邹锐在致辞中表示,学校老科协应进一步挖掘和发挥老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优势,广泛吸收真知灼见,形成服务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高质量成果。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宋希博用“四个一种”进行了总结致辞。本次论坛表达了一种全民阅读的希望,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展现了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鼓励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阅读中;抒发了一种读书趁早的情怀,建议从阅读氛围营造、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产品供给等方面为推进青少年阅读保驾护航;体现了一种积水成河的力量,呼吁以我们现有的力量打出广泛的共识,传播和汇聚更多的人,以阅读之光照亮每一个人的未来。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举行,分为四个环节,采用了爱阅读微视频播放、青少年《让我们爱上阅读》现场朗诵、专家讲坛和自由交流发言等多个形式同时进行,参加人员最小的8岁,最大的90岁。

责任编辑:潘俊强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