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发现2具恐龙化石,保存程度近100%
央视一套微信公号2023-09-09 12:13浏览量45.4万
9月7日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发布,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
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
“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
一只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
一只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
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世界罕见
剑龙类恐龙化石
骨骼、皮肤印痕保存程度近100%
据介绍
剑龙类恐龙化石体长约5米
比河北省内以往发现的
其他恐龙都要大得多
也是首次在河北及“热河生物群”
核心区域内发现
说明早白垩世时期
中国北方依然有剑龙类恐龙活动
重播
70
00:00 / 00:00
Reconnect: 1
Player version:
5.0.9
Video url: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video/mp4/202309/16942285687432814fdd2a2064.mp4
Video volume:
0.70
Video time:
0.00
Video duration:
NaN
Video resolution:
0.00 x 0.00
[x]
值得一提的是
该剑龙类恐龙保存有完整的皮肤印痕
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世界罕见

此外,在这只剑龙类恐龙的腹部位置
还发现了鸡蛋大小的鹅卵石
专家介绍,这些胃石可以
帮助恐龙消化食物
对于推测出当时它的生活状态
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为何这具恐龙化石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专家推测,可能和当时频繁的
火山活动有关
戳视频,详细了解↓↓
重播
70
00:00 / 00:00
Reconnect: 1
Player version:
5.0.9
Video url: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video/mp4/202309/1694228642ada69702a990ba55.mp4
Video volume:
0.70
Video time:
0.00
Video duration:
NaN
Video resolution:
0.00 x 0.00
[x]
角龙类恐龙化石
填补演化“断链”重要一环
另一只恐龙为新属种
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体长约1米
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

考古专家介绍,一般认为
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
头上逐渐出现大型角等头饰
行走方式也从两足转向四足
出自早白垩世地层
两足行走、具有微弱的头饰结构
恰好处于这一转变的中间位置
是填补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
“断链”的重要一环
重播
70
00:00 / 00:00
Reconnect: 1
Player version:
5.0.9
Video url:
https://rmrbcmsonline.peopleapp.com/upload/video/mp4/202309/16942286766ef34949924c3f9e.mp4
Video volume:
0.70
Video time:
0.00
Video duration:
NaN
Video resolution:
0.00 x 0.00
[x]
目前,河北承德恐龙化石修复项目
已经完成
后续,化石发掘修复团队
将根据化石标本
制作等比例的3D复原模型
并开展相关科研、科普工作
来源综合自《新闻直播间》、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王佳依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