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湖州举行。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正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故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句中描绘的正是太湖畔西塞山前的优美景色和恬适生活。如今,这里活跃着一位满头白发的“生态卫士”,他行走在这片绿水青山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他叫陈飞,是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公安分局杨家埠派出所的社区民警。
护“绿”而行 办公室搬到山林田野间
身为二级高级警长的陈飞,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拥有“白衬衫”却仍在一线接处警的派出所民警。但本应穿在身上的“白衬衫”,却被他挂在了办公室的柜子里。陈飞说,在群众眼里,基层民警都是“蓝衬衫”,为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因此工作时就穿着晋升前的“蓝衬衫”。
在陈飞的储物柜里,整整齐齐地放着20多本笔记本,有些封面已经破损了,有些纸张已经泛黄了,但不论翻开哪一本,里面的字迹都十分工整。这20多本笔记本上面清晰记载着林区内的动植物和水源等,承载着陈飞对事业的执着与担当。
从大别山里走出来的陈飞是湖州第一批“生态警长”,见证了西塞山生态环境的蝶变。担任社区民警以来,他走遍了西塞山林区的角角落落,身上这抹蓝色早已和山林的翠绿融为一体。
同事眼中的陈飞,把这一草一木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他把办公室搬到了山林田野间,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走访,每天都要行十几公里,到责任林区走一遍。常年的奔走中,鞋子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脚底板满是厚厚的老茧。现在,他早已对林区里各种难辨的植物如数家珍。从警期间,他先后参与扑火40余次,制止盗砍盗伐31次,挽救了大量国家财产损失。
除了山林田野,村口广场也成了陈飞的办公室。
这几年辖区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老百姓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哪里的环境稍有异常,他们就会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在陈飞眼里,常聚有跳广场舞群众的村口广场就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在这里,能听到群众说出的真心话,吐露的烦心事。”抱着这样的初衷,陈飞也学上了广场舞。
7月末,陈飞与往常一样,晚饭后来到广场上跳舞,闲谈中听到谢大姐说起,最近集市上来了两个陌生的鱼贩子,称自己卖的是太湖野生的鱼虾,也不知是真是假。
陈飞一听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自2020年10月1日太湖正式进入10年禁捕期,怎么还能有野生的鱼虾呢。带着疑问,他便叫上几个同事在西苕溪沿岸展开排查。经过连续半个月的蹲点守候,终于在一天凌晨在芦苇丛中看到几束晃动的灯光,走近一瞧,发现5个身影正吃力地往岸上拖拽渔网。
陈飞和同事迅速扑上前,当场将5名正在涉嫌非法捕捞的犯罪嫌疑人抓获,查获百余斤鱼虾和一批捕捞工具。
守护绿水青山,谱写平安和谐。2023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来,陈飞共办理各类案件36起,调解各类纠纷70余起,发现并整改各类风险隐患120余处。
逐“绿”而兴 21次家访解开“心结”
湖州,地处太湖之滨,山青水秀,自古以来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如何护航绿色发展,守好“米袋子”,让来鱼米之乡的种粮户更有奔头?每到农忙季节,陈飞的身影就出现在田野中,为种粮户排忧解难。
今年年初,种粮大户葛大爷首次使用无人机播种,结果种子撒得参差不齐,浪费种子不说还耽误了春耕。葛大爷与无人机公司多次协商都无法达成赔偿。
一个要赔30000元,一个只赔2000元,由于双方没有签订纸质合同,一时争执不下。陈飞给葛大爷算了一笔账:种子钱4320元,地重新翻一共3200元,总共需要7520元。最终,双方各让一步,一致同意了7500元的赔偿金额。
随着经济的发展,杨家埠街道综合物流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各种新业态不断聚集。然而工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治安和环境治理的双重压力也接踵而至。陈飞创新运用公心解决、耐心解释、诚心解气“三心三解”工作法,全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解决河坝低矮、洪水倒灌、污水入河等一系列问题,湖州市政府实施了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工程涉及到杨家埠的多个村庄部分村民征迁。
辖区居民成大姐常因工程建设带来的征迁问题向上找说法,成了一名信访老户。2022年7月,陈飞第一次登门,就被成大姐泼了一鞋脏水;第二次登门,陈飞吃了个闭门羹;第三次约上门,又被挂了电话。
陈飞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没有解不开的‘死结’。所谓的‘死结’,无非是下的功夫不够深,想的办法不够多。”
趁成大姐不在家,陈飞常和她母亲拉拉家常。渐渐地,把成大姐的情况摸了个透:她不仅患有多种疾病,而且精神状况也不好,再加上房屋质量有问题,可谓心力交瘁。
陈飞带上慰问品再次登门,还把从多方打听来的治病土方子一一向成大姐作介绍,并现场做示范。
一番解说下来,陈飞口干舌燥。成大姐怕陈飞顾忌,拿出一瓶矿泉水。陈飞却自然地拿起桌上茶杯,倒上一杯水一饮而尽。自此以后,成大姐慢慢地把陈飞当成了家人。
经过21次上门走访,陈飞终于解开了成大姐的心结,帮助她办理了医保、置换了新房。2023年1月,成大姐表示不再上访了。
如今的杨家埠产业兴、乡村美,正生动演绎着以更美促更富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陈飞说:“跟老百姓打交道,只要你尊重他、关心他,他就会接纳你、信任你。”截至今年8月,辖区其他12名信访对象反映的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均表示停访息诉,陈飞打心眼里替他们高兴。
向“绿”而生 守护山水就是守护人心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这是陈飞平时宣讲时深有感触,也是说得最动情的一句话。
陈飞深知,一个基层民警守护的不仅有看得见的绿水青山,还有千金难换的人心。
陈飞有个习惯,当一起纠纷或复杂警情处理结束后,都会和当事人或他们的亲属加个微信,事后再跟进问一问、劝一劝。
正因此,陈飞的“朋友圈”越变越大,微信通讯录里的好友从100多个增加到700多个。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他主动发出“添加请求”。
今年高考结束后,陈飞收到了山东菏泽“四胞胎”父亲陈进学通过微信发来的喜讯:“老二老三都被中国刑警学院录取了,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像你一样的好警察!”
陈进学是一名货车司机,去年在跑运输过程中因疫情被隔离在湖州酒店,期间受到陈飞细心照顾,解开了抵触心结,两人也成为了朋友,会时不时聊天。
如今,陈飞手机里的朋友遍布全国17个省市,其中有三分之二是他关注关心的当事人。陈飞说,只要有时间,他就会通过微信和当事人联系一下,问一问情况,看看有什么能帮一帮的。
“群众把我看作希望,我绝不能辜负对我的这份信任。”陈飞说,自己是从大别山走出来的苦出身,最见不得的就是群众受苦。
陈飞深知,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会走得很远。他充分发挥生态警长人头熟、地形熟、情况熟的优势,联合村里的退休党员、退伍军人等人,建立了“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联动机制。如今,团队发展到了300多名生态志愿者,工作室更成为了浙江省首家地市级“英模带教”实践教学基地。
“要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在这片青山绿水间坚定前行,让这一方土地的生态向绿生长。”陈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