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船建学院“科创集市”展现创新活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3-10-21 23:31浏览量3万

能收进口袋里的折叠船,在6000米的海底按需采矿的机器人,完全依靠海洋波浪能驱动的水面无人船,遇到洋流时也能精准定位的水下机器人,能海空两栖航行的无人航行器……10月2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举办的“科创集市”上,多件学生科创作品惊艳亮相,展现科技前沿的魅力。

上海交大船建学院设有学生创新中心,作为创新创业育人平台,对标高水平学术创新竞赛,培育孵化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科创集市”上,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吕海宁副教授带领项目团队学生展出了他们正在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开拓二号”,设计作业水深6000米,具有海底地形自适应行进、深海硬质矿岩精细破碎、深海环境综合感知、智能控制、超深水作业布放回收、海洋环境扰动原位检测等创新技术。

“波浪滑翔机”是一种完全依靠海洋波浪能驱动的水面无人船,具有超长续航能力,还有耐恶劣海况、机动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以及科学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田新亮带领同学们历时8年技术攻关,完成了“交鼠号”和“深蓝号”两型波浪滑翔机自主研制及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团队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3项,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科创集市”展出的成果,是上海交大船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在“拔节期”,学院帮助学生建立行业“初印象”、打造思想“坐标系”,营造“大师在身边、重器可触摸、情怀有载体”的氛围,邀请大国重器和重大工程总师讲述重大工程背后的故事,坚定同学们投身基础建设的决心。在“灌浆期”,帮助学生探究行业“真问题”、激发专业“真兴趣”。在“成熟期”,帮助学生探索前沿“新方向”、坚定事业“好选择”,将第二课堂打造成第一课堂教学成果的“练兵场”,不断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基础理论反哺社会。

即将迎来建院20年的上海交大船建学院,通过建强创新育人阵地、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取得丰硕成果。学院承办3项高水平全国竞赛,800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科创竞赛奖励,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得两项全国金奖,在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得7项特等奖。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