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系列第二届“成渝双城·双碳论坛”在蓉举办
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叶茂2023-10-26 21:48

点击查看原图

10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四川省新能源研究中心)、成渝双碳创新共同体联合主办,四川省委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智库承办的成渝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系列“第二届成渝双城·双碳论坛”在成都成功举办。

点击查看原图

本次论坛以“倡议双碳话题 共谋绿色发展”为主题,双碳领域院士专家、知名学者、企业高管等各方嘉宾,交流先进理念,探讨前沿问题,展示最新成果,深化务实合作。

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曲建升研究员主持论坛开幕式。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改革办副主任钟国强,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杨早林,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成员、系统单位党委副书记刘刚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点击查看原图
论坛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成渝双城双碳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焦双碳产业创新发展,归纳了自2022年以来全球双碳政策及技术发展态势,系统分析了成渝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格局和专利技术创新态势。

点击查看原图

论坛邀请的12位院士、专家,围绕能源安全战略、碳汇增容与生态修复、交通运输绿色低碳、成渝地区绿色创新等分别作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冯起,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晶,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庆葭,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白史且分别围绕“关于能源安全的思考”“‘双碳’目标下寒旱区增汇减排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我国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研究”“加快绿色创新融合发展,保障成渝地区能源安全”“青藏高原草种创新与草原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做了精彩的分享。刘燕华从我国能源及安全现状、国际能源转型与竞争出发,指出我国能源安全应该加强近期与长期的统筹,和平时期供应保障与极端状况风险防控的统筹,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冯起分析了能源领域低碳减排技术及二氧化碳减排潜力,从生态系统碳汇研究的必要性、评估方法、调控因素等方面开展了寒旱区生态系统碳增汇分析,展示了生态保护与增汇减排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范例。黄晶从全面评估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出发,分析碳减排技术需求,构建碳中和技术体系,并从技术支撑“双碳”目标的国际竞争挑战与机遇出发提出加快推进双碳技术、政策与市场的协同发力。周庆葭聚焦成渝地区能源安全保障,从顶峰兜底电源建设、能源创新融合大基地开发、绿电转化、新型农村能源体系四方面介绍了国家电投集团积极推进川渝地区绿色能源创新融合的实践工作。白史且指出草原与草业是生态文明建设、草牧业健康发展、粮食安全和双碳战略的重要保障,培育适应严酷生境的优良草种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修复的迫切需求,并分享了团队在青藏高原特色草种质资源创新及优异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推广等研究工作。

点击查看原图

特邀报告平行论坛中,各位专家从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四川双碳战略重点、区域产业转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化工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甲醇发展、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分享了双碳相关研究和实践。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洪磊做题为《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方向与实践》的报告,从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方向和低碳交通创新实践两方面分享了交通运输行业贯彻生态文明战略,服务“双碳”目标的专项政策推进与技术示范应用。西南石油大学副厅级调研员何沙教授做《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重点》报告,报告分析了四川省碳排放影响因素中清洁能源占比的影响作用,结合四川省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和清洁能源产业基础和优势研究了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条件、重点、主攻方向和主要路径。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研究员做了《全球碳中和进程下区域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前瞻》的报告,从政策和技术清单切入,通过技术、产业、区域案例,为各行各业提供“双碳”政策下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吕昊东博士在《中国CCUS技术发展与展望》中指出,CCUS作为一项关键减缓气候变化技术的角色不断得到强化,随着全球气候目标共识达成,CCUS技术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和推广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存在减排成本高、源汇不匹配、部署时间紧迫、商业模式欠缺等挑战。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朱家骅教授做《化工尾气封闭循环资源化利用》的报告,从传统化工产业低碳转型、降污减碳节能增效等方向分享了循环与资源化的创新实践。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人虎从氨基绿色燃料应用的外部约束、发展前景、国际认证要求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分享了《双碳背景下绿色氢基燃料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科睿唯安知识产权事业部数据应用与咨询业务负责人黄星晔做了《科技创新助推能源含“绿”量》的报告,通过对科技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低碳行业提供了创新趋势的洞察和预测。

点击查看原图

技术路演平行论坛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公司、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农产品低碳共享烘干、钢铁行业“极致能效”新技术、污水处理减污降碳与资源化利用、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应用、碳规应用、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退役动力电池材料再生关键技术等20余个低碳相关项目进行了项目推介,来自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交通银行、成都银行、明德资本、瓴峰资本、英诺天使等32家金融投资机构的嘉宾就项目创新水平、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方面与路演者展开了现场交流和合作探讨。

点击查看原图

现场访谈环节,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科技组组长、研究员王学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孔力,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浩,四川君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乐军,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唐人虎,四川能投集团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周敏围绕双碳“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创新发展主题,就“双碳”战略下能源领域技术突破、产业趋势、企业困境、金融投资、成渝协同、发展路径等方面展开讨论。

点击查看原图

本届论坛精彩纷呈的主题分享,饱含智慧的观点阐述,满载创新的成果展示,气氛热烈的现场访谈让参会代表们受益匪浅。面向未来,借力“成渝双城·双碳论坛”的丰硕成果,为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开拓了思路与方向,也将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绿色动力。

责任编辑:王明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