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齐涛:集聚人才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尹才霞2024-03-02 12:41
春寒料峭的三月初,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实验室里,机器轰鸣不断,现场提问和讨论声此起彼伏。这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齐涛和科研团队人员,在实验室里忙着开展大型海上风电电机项目的技术攻关,全力攻克“卡脖子”难题。
据悉,解决海上风电电机装备使用寿命、低成本制造的技术难题意义重大,齐涛带领科研团队全力以赴,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日夜攻坚。
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攻坚,最终换来的一项项技术难题的攻破。履职一年间,赣江创新院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6项,而就在离院区13公里外的赣州高新区中科融合产业园内,贺泓院士团队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国六标准柴油车尾气净化新材料”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可解决我国柴油车尾气脱硝催化剂卡脖子技术难题。全部竣工投产后,将具备催化剂3000吨/年的量产能力,预计年产值10亿元。
据了解,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都离不开科技人才。一年间,齐涛不仅看到了技术难题的攻破,更看到了人才的“集聚效应”,这成了科研攻关强大的内驱力。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仍将带领科研团队攻关科研难题的同时,也将积极推动国家级平台和人才中心建设。
齐涛表示,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核心还是要通过我们科技自立自强来推动和支撑我们国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按照中国科学院党组要求,我们要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加快建设国家级的重大创新平台,希望得到国家层面各个部委的合力支持,承担起国家级关键矿产资源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和人才中心建设使命。
(齐涛系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
责任编辑:周欢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