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苗尾傈僳族乡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农”兴乡村,以“文”促发展,以“旅”期未来,切实念好“三字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云龙县苗尾乡远景。陶华 摄影
苗尾乡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苗尾乡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3.98万亩,完成苗尾水电站临时用地复垦项目建设,完成复垦面积710.58万亩。按照“巩固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探索推行“集中规模养殖、合作社联农带农、基础建设+基础产业”双推双促等产业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产业。2023年,苗尾乡新增 “百头”养殖户2户,牛存栏9000多头,实现畜牧业产值2600万元;种植西瓜100多亩、柑橘680多亩、火龙果40多亩、无核柿子30多亩、贡菜种植200多亩,促农增收800多万元。

苗尾乡早阳村发展贡菜种植。陶华 摄
苗尾乡启动实施和建设了一批集党建、文化生活、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基础设施,投资100万元的苗尾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中心、投资330.2万元的乡文化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苗尾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在硬件强化的同时,成功举办2024年“阔时节”,通过文艺展演、射弩比赛、书画摄影、文艺创作、上刀山下火海表演等文艺节目、传统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为 “一极一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苗尾乡天灯村傈僳族文化保护区(海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字梅霞 摄
苗尾乡依托澜沧江高峡平湖、苗尾温泉、天子山、田园风光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化营商环境,抢抓机遇,抓实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打造具有“苗尾特色的旅游项目”。投资1500万元建成集镇苗尾广场、人民公园和鲁羌公园,全面推进“绿美苗尾、康养福地”创建。积极推行“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运营模式,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项目周边餐饮、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发展和土特产销售。其中,苗尾乡早阳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5.34万元,让当地群众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助力乡村振兴见成果、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