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一本本“巡护笔记” 记录下 “昆河桥下春波绿”的嬗变
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刘慧璇2024-04-30 16:55浏览量6.3万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昆河湿地公园西岸的乌拉山上,从山脚一直盘旋至山顶的木栈道格外显眼。正值阳春三月,从木栈道的最高处俯瞰,漫山的山花沿着山势绽放开来;山下是满眼的绿色和昆都仑河波光粼粼的湖水......

点击查看原图

“十年前,这里就是一个杂草丛生的砂石场。现在,这里变成了西北内陆地区水体生态良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包头市昆河湿地公园管护中心主任张必诚感慨地说。

在湿地公园养护中心办公室内,我们看到了10本厚厚的“巡护笔记”,这些笔记中记录着昆都仑河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每一位巡林员辛勤付出、日复一日的坚守。

上午10点左右,巡护车装好防灭火工具,几名工作人员一起出发,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春季巡林主要是提前发现并处置森林火情,再检查一下哪里需要春季补栽树苗,观察一下是否有有害生物以及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张必诚一边跟记者介绍一边在巡护笔记上记录着。

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整整9年的时间,厚厚地巡护笔记上不仅记录着巡逻区域和时间以及观察到的动植物情况,森林防火等问题也会被详细地记录在上面。这片总面积714.93公顷,目前拥有600余亩苗木种植区域的湿地公园,张必诚和他的同事每周要巡护4次以上,每次巡上一整圈大概需要3、4个小时左右。

点击查看原图
这里的每一条小道、每一处林木,甚至每一只来湿地公园“做客”的小动物,张必诚和他的巡林员们都了如指掌。

“前段时间,有一批黑鹳在湿地公园白鹭湖附近迁徙,在这近十年的巡护中,我们陆陆续续发现了黑颈鸊鷉、白鹭、赤麻鸭、银鸥等国家级保护候鸟在湿地公园迁徙、‘安家’。”包头市昆河湿地公园管护中心主任张必诚介绍说。

鸟类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晴雨表。虽远在西北内陆,但随着昆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这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这里驻足、栖息。

点击查看原图
包头市是“三北”工程攻坚战重要区域,昆都仑区承担着大青山南坡绿化北部生态治理区提质增效工程的重要工作,与其他地区共同构筑防风固沙林草带,形成协同防沙治沙管沙用沙的局面。

走进昆都仑区北部生态治理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造林整地、运送树苗,打点挖穴,每一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从荒地变绿地,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昆都仑区正全力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建设持续向好。

“截止目前,昆都仑区已完成春季森林抚育12400亩,完成150亩人工造林,义务植树50亩。2024年,昆都仑区将重点推进森林抚育及大青山南坡绿化北部生态治理区等工程项目。”昆区农牧局湿地管护中心副主任李文飞介绍说。

包头市昆都仑区政府副区长王秀娟表示,大青山南坡绿化北部生态治理区连接着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梅力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昆都仑区会以护林增绿的方式,将防沙治沙与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探索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通过不懈努力让“风景这边更好”。

责任编辑:张枨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