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跨越两千公里的抗疫接力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22-04-09 11:08
关注

(通讯员 郭媛)4月7日傍晚,在长沙理工大学弘毅轩2栋的疫情防控服务点,段懿珊正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和家人视频聊天,在他们三人短暂的聊天中,“注意安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正在吃盒饭的志愿者叫段懿珊,视频中的两个“大白”,一个是她的父亲段洪松,鞍山市台安县综合执法局的科员,也是单位的抗疫志愿服务队队员;一个是她的母亲焦亚力,鞍山市台安县农业农村局的科长,社区抗疫志愿服务队队员。

段懿珊是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辅导员,3月27日晚上,段懿珊看到学院QQ群里正在报名抗疫志愿者,她马上报名响应。自当天晚上起,她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岗位,除了坚持每日精准摸排全体同学的健康情况,逐一确认、每日打卡、定时汇报、逐条核实,毫不懈怠地完成这些“规定动作”外,还要参加疫情防控查验服务站点执勤,对出入寝室学生的“两码”进行查验,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管理物资等工作,忙的像个“陀螺”一刻也停不下来。

点击查看原图

△段懿珊在学生宿舍担任抗疫志愿者

4月3日,正在弘毅轩值勤的段懿珊得知家乡鞍山市又新增了两名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正打算打电话叮嘱父母注意安全的她突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朋友圈和父亲工作单位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身穿防护服的父母正在担任抗疫志愿者,年近六十的他们出现在凌晨与夜晚的抗疫一线中。段懿珊心里除了感动,还有担忧。

点击查看原图

△段懿珊母亲深夜在社区担任抗疫志愿者

点击查看原图

△段懿珊父亲在街道担任抗疫志愿者

“你老妈每天要组织社区1000多人进行核酸检测,一站就是一天,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让她在家休息,也不听劝。”段懿珊的父亲向女儿“抱怨”道。

“你老爸才辛苦嘞,参加单位的抗疫志愿服务队,每天要24小时待命,现在都一个星期没回家了。”段懿珊的母亲不甘示弱地“反击”。

一家三口视频“团聚”时,段懿珊和父母也会相互加油打气,父母总是安慰段懿珊:“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一家三口虽然在各自的战场,但是体现的是同一种担当,挺好!”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