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工程学院党委召开党委换届大会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坚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煤炭工业文明单位;学院党委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人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项工作案例入围中组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1项工作案例入选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二等奖,2项成果入选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强化政治赋能,筑牢政治根基
学院党委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逐步形成了“专家导学、中心组领学、党委委员促学、党建观察员督学”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院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谈心谈话制度、联系党外人士制度,充分发挥党代会、教代会职能,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院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修订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和教授委员会工作准则,明晰工作责任边界,确保工作机制职责明晰、边界明确、执行到位。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常态化开展学院师生思想动态摸排,做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统战工作。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对教材引进、论坛、学术交流报告的政治把关。加强规范新闻宣传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筑牢文化认同思想基石。
强化组织赋能,夯实制度基础
学院率先推行“教师+研究生”师生党支部建设模式,将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和重大项目组上。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作用,有力推进党建工作与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同频共振,促进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贯彻落实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等制度。规范党员发展,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形成党员发展的“六个一”工作流程。开展“三比一争当”主题活动,发挥党员教师主体作用,提升支部师生的创新力和战斗力。
强化思想赋能,坚定理想信念
学院深入推进具有特色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开展“教授有约”“书记茶座”等品牌活动,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筑牢第一课堂思政育人主阵地,拓展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渠道,大力弘扬“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获批学校“学生社区+书院制”试点学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实习实践环节的思想引导,拓展和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推动学科文化建设,凝练升华学科文化精神,弘扬“扎根一线、攻坚克难、创新敬业”的价值观,开展集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全方位实践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学术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服务行业发展。
强化内涵赋能,促进改革发展
学院秉承“学训融创,寓教于研”的教育理念,实行“双班主任”制度,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院士创新班”“优才培育计划”“国际班全员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对标“双一流”学科建设任务,着力安全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实现从生产安全、消防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到职业安全再到生态安全的学科拓展。“十三五”以来,学院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50余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30余项,中国专利优秀奖7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院将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起点,围绕构建一流人才、一流师资、一流科教、一流平台、一流基地的“五个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努力创建“安全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加快推进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矿大人新的更大贡献!
(曲颂 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孙留涛 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审核:潘瑞凯
实习编辑:龚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