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起高高的马尾,笑容温柔但说话沉着有力,聊到有趣的地方又会笑得前仰后合,露出天真可爱的一面,这是笔者对江苏省优秀办案检察官、涟水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胡慧慧的第一印象。

“喜欢跑步、做瑜伽、‘嗜茶如命’,小小的身体好像有使不完的能量。”“跟着一个‘疯狂’的主任,总会做一些‘疯狂’的事情。”胡慧慧的同事陈明卉和朱美君说道。采访时,她们刚刚与胡慧慧联合其他单位通宵突击检查归来,只为收集某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第一手证据。
小时候帮助抓小偷引起对破案的兴趣,高考时瞒着家人将志愿从会计改成法学,后来又在检察官邻居的影响下选择从事检察工作,胡慧慧性格中的“小倔强”逐渐沉淀为强大的内心,伴随她从公诉走到控申再到未检,由“萌新小白”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诸多荣誉加身的办案能手。

精准帮教的“引路人”
“你的信任、包容和善意给了我重新定义生活的勇气。虽然你很年轻,但你对我来说却是像妈妈一样的存在。”2021年3月,手机上突然弹出的一条信息让胡慧慧瞬间泪目。
发信息的小明曾因盗窃被移送审查起诉。经社会调查,胡慧慧发现小明系因轻信不良分子诱导才产生行为偏差,遂决定对小明作附条件不起诉,并特地组建“检察官+家庭教育指导老师”的帮教小组,为小明重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给予他正确的人生指引、情感交流和法治教育。慢慢的,小明父亲的教育方式变得理性、平和,父子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小明也渐渐明白检察官对他的良苦用心和诸多期待,逐步展现出另一种可贵品质:热心公益。
根据小明的转变,涟水县检察院破格聘请小明为“少年公益诉讼观察员”。这份信任给了小明莫大的鼓舞,为扛起肩上沉甸厚重的责任,小明每天下班后都会抽空学习法律知识。短短1个月后,小明提供线索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侦破了一起涉案金额达3万余元的制售假酒案,完成了从“问题少年”到“打假少年”的人生蜕变。该执法案例还获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项打假典型案例。
“帮教是场春风化雨的旅程,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更需要信任。未成年人的回归之路,我们检察官决不能缺席。”为更好地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胡慧慧带领团队不断开展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本土化探索,一起跨省救助案例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助力扶贫攻坚十大典型案例。

步履不停的“抱薪者”
“共情能力很强,发现关乎未成年人利益的问题总想着帮一帮、管一管。”在跟班学习会上,同事们对胡慧慧的评价出奇的一致。
2018年8月,胡慧慧无意间收到一张困境儿童喝雨水解渴的照片,后她拿着照片一路打听,辗转10余个乡村找到了雷雷的家。自踏入那个小小的院落后,破败不堪的房屋、精神失常的父亲李良、事故致残的母亲张平、严重营养不良且从未入学接受教育的雷雷和姗姗,无一不冲击着她的内心。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姗姗的那句近乎绝望的话:妈妈说我们长大就嫁人,或者外出打工,不需要念书!
“对工作中发现的困境儿童,我们检察机关应立足检察职能主动作为,让他们共享阳光和温暖。我们的一次介入,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社会调查结束后,胡慧慧第一时间向院党组作了汇报,院党组对她的想法给予大力支持。后检察机关邀请民政、公安、团县委等6家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为张平解决落户、手术、经济救助等难题。同时,分别向县教育局、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各方与检察机关合力开展教育指导,指导张平切实履行监护人义务,送子女入学,并建议教育部门协调附近学校接纳姐弟俩,消除张平无人接送孩子的顾虑。
此后,胡慧慧发动单位同事与家人捐款捐物,一边与张平保持联系,一边持续跟踪联席会议及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张平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胡慧慧,胡慧慧也总是尽力帮助解决。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胡慧慧往返姗姗家40余次,协助张平入院治疗,取出困扰多年的钢板;推动解决张平户口、低保和医保等问题;见证姗姗与雷雷顺利入学接受教育……

为惠及更多的未成年人,她立足办案实际,推动检察院、公安、法院、民政等12个部门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同盟”,并先后推动建立涉未民行案件优先执行、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观察员等多项工作机制。
多年来,胡慧慧始终奔赴在守护未成年人的第一线,她曾连续数日劝说离异母亲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两周内返还白血病女儿20余万救命款;曾对小学生及家长租住的简易板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开展公益诉讼,督促持续3年之久的50间违规简易板房全部拆除,妥善安置学生及家长122人;曾关注未成年人文身乱象,扮演孩子亲友走访县内大大小小的文身馆开展调研,推动全县出台《关于加强文身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
胡慧慧总自嘲自己是个“拿得起、放不下”的人,发现了问题,总想着帮到底、管到底。她从不漏接当事人的电话,有时候就算无法提供帮助,也希望可以通过聆听诉求为对方排解情绪。为此,她还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常常给当事人做心理疏导。
也正是因为胡慧慧的“拿得起、放不下”“帮到底、管到底”,78名涉罪未成年人再次扬帆起航,17名涉案未成年人获得司法救助金共计24.6万元,11名困境儿童先后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6名未成年人顺利申领了残疾证,诸多未成年人受损权益得到维护和弥补。
三年来,胡慧慧带着办案团队共承办涉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类案件200余件,追捕追诉多人,涉案犯罪分子无一漏网。14个案例入选最高检、省市院典型案例;1份检察建议入选全市检察机关“十大优秀检察建议”;亲职教育做法在最高检、全国妇联来苏联合调研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朱美君)